重大人事變動!兩大AMC迎新總裁
上半年巨虧189億的中國華融,再度迎來重大人事變動。
據“中國華融”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23日,中國華融召開干部會議,宣布領導人員調整事項。中信集團黨委組織部部長邵永生宣布中信集團黨委決定:李子民任中國華融黨委副書記;免去梁強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建議免去執行董事、總裁職務,另有任用。
據多家媒體報道,梁強將回歸中國信達任總裁職務。而新被任命為黨委副書記的李子民,無疑被業內認為是中國華融的新任總裁人選。在前期四家AMC董事長出現“互換”后,總裁職務也開始出現輪轉,引發行業關注。
梁強作別中國華融
任職總裁一年三個月
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此次公司的重大人事變動,中國華融在港股市場也進行了“官宣”。
9月23日盤后,中國華融發布公告稱,其董事會收到梁強先生的辭職函。梁強因工作變動,辭去中國華融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及總裁職務,梁強的辭職自2022年9月23日起生效。
中國華融稱,梁強加入公司以來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嚴格落實上級黨委和監管要求,積極投身公司整體風險化解工作,為公司保持經營穩定,推進化險攻堅、轉型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6月,中國華融召開干部大會,銀保監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員宣讀了銀保監會黨委關于梁強任中國華融黨委副書記、作為執行董事、總裁推薦人選的任職文件。彼時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該次干部調整是銀保監會黨委充分考慮華融公司工作需要,經過慎重研究做出的決定。結合彼時中國華融的困境,梁強的加入被認為是“臨危受命”。
公開信息顯示,梁強出生于1971年,1999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5年獲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具有高級經濟師職稱。從過往任職情況看,梁強早期曾在建設銀行山西分行任職,于1999年后加入中國信達,2015年-2019年歷任中國信達總裁助理,黨委委員、副總裁等職務。
此后,梁強開始了在四大AMC之間的輪流任職:2019年至2021年,梁強任中國東方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副總裁;2021年1月-6月,任中國長城(000066)黨委副書記、總裁、執行董事;2021年6月起前往中國華融任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
對于后續去向,此次中國華融干部會議任命中并未明確透露,僅表示“另有他用”。據南方財經、證券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梁強將回歸中國信達任職總裁。
今年3月,中國信達董事會選舉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張衛東擔任董事長。7月18日,張衛東因工作變動辭去總裁職務。8月24日,中國信達公告稱,張衛東董事長職務獲銀保監會核準,任期自8月19日開始。也即,在原總裁升任董事長后,中國信達的總裁職務空置至今。
中信信托總經理有望接任
梁強辭任后,中國華融繼任者誰?
根據當日任命,李子民被任命為新任黨委副書記,有望成為中國華融的新任總裁人選。目前,中國華融官網已更新李子民的信息,位置在董事長劉正均及監事長胡建忠之間。
據了解,李子民出生于1971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博士;于1994年7月加入中信興業信托投資公司,即中信信托的前身。此后歷任中信信托綜合金融服務小組負責人、業務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中信信托官網顯示,李子民任職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對于后續總裁人選,中國華融在公告中表示,將盡快履行有關職位的選聘程序,并將適時作出公布。
2021年末,中國華融完成引戰增資,中信集團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今年3月,財政部以其持有的中國華融24.07億股股份向中信集團增資,中信集團持股中國華融股份達到26.46%,成為中國華融第一大股東。
此后,中國華融來自中信集團方面的人事變動陸續展開。3月30日,中國華融召開領導干部大會,宣布主要負責人任免:中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正均兼任中國華融黨委書記,推薦提名為董事長人選,中信集團財務部副總經理朱文輝任中國華融黨委委員,推薦提名為副總裁、財務總監人選。
官網信息顯示,劉正均現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擔任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任中信信托董事長。
上半年巨虧189億
從“賴小民案”的完結,到被中信集團納入旗下,中國華融的改革重組持續推進。但在上半年業績上,中國華融再經考驗。
8月29日,中國華融公布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虧損188.66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58億元。
據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介紹,2022年中期業績未及預期,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持有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錄得較大浮虧,二是增加確認信用減值損失!爱斊谟嬏岬男庞脺p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夯實了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
同期,中國華融發布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將以“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化解金融風險”為發展使命,以“聚焦不良資產主業,打造一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發展愿景,努力實現“一年走上正軌,三年質效顯著提升,五年成為行業標桿”。
根據規劃,中國華融將聚焦不良資產主業,發揮“問題資產處置、問題項目盤活、問題企業重組、危機機構救助”四大業務功能,優化增量業務投向,加大業務模式創新,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央行:金融穩定基金已有資金積累!
- 接近監管人士:經紀商和基金經理接受監管指導報道屬不實消息
- 終于大反攻!A股爆發,醫藥板塊多股漲停!兩市超4300股飄紅
- 旅游消費股迎來暴漲 哪些“出行消費鏈”有機會?
- TQQQ沽購比大降!小鵬汽車2000張CALL單押注40%上漲空間
- 發改委最新發聲 加大新基建支持力度
- 9月27日北向資金買賣前十成交榜
- 美團認購證漲100%!瑞信:騰訊倒跌阿里尋底,留意購證機會
- 韓國發布“K半導體”戰略 全球半導體爭霸戰升溫活期理財七日年化2.6%
- 漲停復盤:創業板指反彈漲超2% 消費等超跌股全線爆發